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了解天敌对龙眼长跗萤叶甲的控制作用,为合理利用天敌提供科学依据,该文以龙眼长跗萤叶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广腹螳螂对龙眼长跗萤叶甲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室内自然条件下,广腹螳螂对龙眼长跗萤叶甲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圆盘方程Ⅱ型.其模型为Na=0.448N/(1+0.01238N,),瞬时攻击率(寻找效率)a'=0.448,广腹螳螂捕食1头长跗萤叶甲的时间Th=0.02759h,最大捕食量1/Th=36.24头.广腹螳螂寻找效应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其数学模型为:E=0.328P-0.355.以上模型为评价广腹螳螂控制龙眼长跗萤叶甲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双斑长跗萤叶甲对园林植物嗜食性及药剂毒力测定
双斑长跗萤叶甲
园林植物
毒力测定
化学防治
广腹螳螂的研究进展
广腹螳螂
生物学特性
利用价值
人工饲养
双斑长跗萤叶甲越冬卵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型
双斑长跗萤叶甲
越冬卵
空间分布型
分层随机抽样法
夏玉米异跗萤叶甲重发原因与防控措施
夏玉米
异跗萤叶甲
发生原因
防治措施
蓝田
陕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腹螳螂对龙眼长跗萤叶甲功能反应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农学通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广腹螳螂 龙眼长跗萤叶甲 密度 功能反应
年,卷(期) 2009,(21)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9-291
页数 3页 分类号 S476.3
字数 219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贤振华 广西大学农学院 66 414 12.0 16.0
2 姜建军 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0 44 4.0 5.0
3 邓国荣 广西大学农学院 26 183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广腹螳螂
龙眼长跗萤叶甲
密度
功能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学通报
旬刊
1000-6850
11-1984/S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中国农学会期刊处
2-772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02
总下载数(次)
53
总被引数(次)
2692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