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COM.TEC型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效果.方法 用COM.TEC型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16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外周血干细胞,患者采用化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采集的干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数.共采集32次,每例采集2次,每次处理抗凝全血(9 158±2 166)mL,抗凝剂(919.78±230.60)mL,时间(178.1±38.0)min.结果 采集1次CD34+细胞数为(1.62±0.32)×106/kg,MNC采集效率为(81.25±14.57)%,单采后患者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分别下降13.0%、7.2%、9.1%,与采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COM.TEC型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能采集到血小板含量低、产量高而有效的自体CD34+细胞,采集方法可靠,可以满足临床治疗要求.
推荐文章
COM.TEC血细胞分离机在儿童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
血细胞分离机
儿童
造血干细胞
采集
外周血
ABO血型主要不合供者外周血干细胞单采中COM.TEC血细胞分离机的应用
血细胞分离机
干细胞单采
ABO血型主要不合
溶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细胞分离机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前后肿瘤患者血电解质变化的比较
单个核细胞
血细胞分离机
外周血
电解质
肿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OM.TEC型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效果观察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细胞分离机 造血干细胞/采集 CD34+细胞 外周血
年,卷(期) 2009,(12) 所属期刊栏目 输血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41-144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46
字数 16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09.1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静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输血科 72 491 12.0 16.0
2 陈方祥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输血科 67 425 11.0 17.0
3 王劲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血液科 48 212 7.0 11.0
4 滕方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输血科 17 133 7.0 11.0
5 曾永芳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输血科 9 72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细胞分离机
造血干细胞/采集
CD34+细胞
外周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3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