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7月7日,重庆市招办终于对"高考考生民族成分造假事件"作出回应,取消31名违规更改民族成分考生的录取资格.并声称,为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在为考生更改民族成分责任人已被严肃处理的前提下,不再对外公布这31名考生名单."依法保护未成年人"这个理由听起来义正辞严,但无论什么样的动机和理由都不能剥夺公众依法对真相的知情权和对权力的监督权.其实,公众关注的核心问题是:造假考生的父母都是何方神圣?他们将受到怎样的处理?如此说来,重庆招办这般作为的客观效果,保护的并不是未成年人,而是"未成
推荐文章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
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
“慎独”是未成年人不可或缺的新媒体素养
新媒体素养
未成年人
互联网
碎片化
慎独
浅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
预防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保护的是未成年人还是"官父母"
来源期刊 瞭望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保护未成年人 父母 民族成分 高考考生 依法保护 重庆市 造假 客观效果 公众关注 知情权 责任人 监督权 资格 事件 神圣 权力 录取 动机 剥夺
年,卷(期) 2009,(2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1页 分类号 D669.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保护未成年人
父母
民族成分
高考考生
依法保护
重庆市
造假
客观效果
公众关注
知情权
责任人
监督权
资格
事件
神圣
权力
录取
动机
剥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瞭望
周刊
1002-5723
11-1276/D
16开
北京市京原路8号
2-51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403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512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