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17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 (17β-HSD)5 在乳腺癌和癌旁非恶性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问的关系.方法:该实验选取2004年1月~2007年5月进行乳腺癌手术病人的乳腺癌组织及癌旁非恶性乳腺组织76例.全部为女性.运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测定17β-HSD 5在乳腺癌及同一患者癌旁非恶性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探讨该酶的表达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17β-HSD 5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44%,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58 6,P=0.005 3).癌旁组织中17β-HSD 5表达与患者年龄(r=0.347 63,P=0.0134)、月经状态(r=0.398 59,P=0.004 6)、ER (χ2=9.083 5,P=0.0026)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与癌旁组织中PR (χ2=7.487 1,P=0.006 2) 呈负相关.在乳腺癌组织中,没有发现该酶与患者年龄、月经状态、ER、PR、AR、P185、肿瘤分期、肿物大小以及阳性淋巴结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结论:17β-HSD 5在癌旁组织中阳性率明显高于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并且AR在癌旁组织与癌组织也有同样的差异,表明17β-HSD 5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也间接说明了雄激素通过AR而发挥了在乳腺组织中的保护作用.绝经后妇女17β-HSD 5表达明显高于绝经前妇女,这也反应绝经后妇女局部组织中雄激素代谢的改变.
推荐文章
1型5α-还原酶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1型5α-还原酶
乳腺癌
癌旁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法
乳腺癌组织LOX、XRCC5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乳腺癌
赖氨酰氧化酶
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蛋白5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乙醛脱氢酶1与乳腺癌的分子亚型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乙醛脱氢酶1
乳腺癌
分子亚型
雌激素受体
雄激素受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7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5在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
来源期刊 中国妇幼保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17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 5 乳腺癌 免疫细胞化学
年,卷(期) 2009,(8)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与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3-110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7.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志民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科 90 344 9.0 13.0
2 李嗣杰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科 32 129 7.0 9.0
3 韩冰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科 158 478 12.0 15.0
4 刘国津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 54 354 9.0 16.0
5 宋东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科 25 5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17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
5
乳腺癌
免疫细胞化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幼保健
半月刊
1001-4411
22-1127/R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12-9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025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2645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