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用体制转型中存在的漏洞,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侵害消费者权益牟取暴利的案件大量出现.从几年前的苏丹红事件到三鹿奶粉案件,制假贩假现象的愈演愈烈,均彰显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行为进行威慑制裁的重要性.囿于低下的生产力和计划经济体制,我国1979年刑法仅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惩治进行了粗放规定.立法的不完善,导致在现今实际的司法实践中,关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从当前立法中归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研究出发,分析了当前立法中存在若干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界定,并提出解决方法和完善建议.
推荐文章
假冒伪劣商品治理的博弈分析
假冒伪劣商品
博弈论
生产者
监管者
假冒伪劣商品打击力度分析
伪劣商品
打击力度
概率
成本
微晶玻璃弧形板生产中的若干问题
微晶玻璃
弧形板
热弯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商业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生产 销售伪劣商品罪 主观要件 犯罪形态 金额认定
年,卷(期) 2009,(35) 所属期刊栏目 广角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6
页数 1页 分类号 D9
字数 186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产
销售伪劣商品罪
主观要件
犯罪形态
金额认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商业
旬刊
1673-5889
11-5392/F
16开
北京市
80-522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559
总下载数(次)
351
总被引数(次)
13275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