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寻找适合淮北地区抗虫棉生产的最合理密度和钾肥施用量.[方法]以中棉45为供试品种,采用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探讨密度和钾肥施用量对常规抗虫棉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钾肥对常规抗虫棉果节数和成铃数的影响是正效应,而在整个生长盛期,密度对常规抗虫棉果节数和成铃数的影响是负效应.从籽棉、皮棉和霜前花的产量方程分析看,密度和钾肥对这3种产量的影响都是正效应,除对霜前花的互作效应很小外,对籽棉和皮棉有较大的互作正效应.密度为40 005~44 775 kg/hm2,氯化钾在436.5~529.5 kg/hm2时,3种产量都最高,并且钾肥以基肥和初花期各施1/2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为淮北地区棉花的丰收提供了技术支持.
推荐文章
酸雨对江苏淮北地区大豆产量影响的研究
大豆
酸雨
淮北地区
期望产量
灾损率
淮北地区乌鳢池塘精养的效果
乌鳢
池塘精养
淮北地区
试验
淮北地区小麦赤霉病的科学防治
赤霉病
小麦
少量农药
淮北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淮北地区抗虫棉的密度和钾肥产量效应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密度 钾肥 抗虫棉 产量
年,卷(期) 2009,(8) 所属期刊栏目 农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93-3394,3398
页数 3页 分类号 S330
字数 25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9.08.07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兰云 9 57 4.0 7.0
2 徐茂林 11 71 5.0 8.0
3 周得宝 11 59 4.0 7.0
4 赵开兵 8 49 4.0 7.0
5 苗青松 2 1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密度
钾肥
抗虫棉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