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最适合凤丫蕨幼茎直接成苗的灭菌手段和赤霉素浓度,为其大量繁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不同灭菌方法和赤霉素浓度下,对凤丫蕨进行幼茎成苗研究.[结果]结果显示,酒精和升汞消毒时间越长,灭菌效果越好,但对幼茎的毒害作用也越强,升汞处理时间由8 min改为12 min时,平均毒害率由14.47%上升为25.57%,而愈伤诱导率比其他2种处理要高;在添加赤霉素的培养基上幼茎成苗率明显较高,t测验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t=3.76> t_(0.05)=3.18).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幼茎成苗率呈现上升趋势;但随着浓度的进一步增大,成苗率反而下降,而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逐渐上升.[结论]用自来水洗2 h,酒精消毒60 s,升汞消毒10 min对幼茎的灭菌效果好,且对幼茎毒害小;最适合诱导幼茎直接成苗的赤霉素浓度为1.5 mg/L.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灭菌方法和赤霉素浓度对凤丫蕨幼茎成苗的影响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凤丫蕨 幼茎 灭菌方法 赤霉素
年,卷(期) 2009,(31) 所属期刊栏目 农艺与园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22-15223
页数 2页 分类号 S682.35
字数 12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9.31.05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丽华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生命科学系 26 231 6.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凤丫蕨
幼茎
灭菌方法
赤霉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