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过去几十年来, 沿青藏公路/铁路多年冻土区已经完成了数千个钻孔的钻探工作. 经过仔细筛选, 对其中的697个钻孔剖面的地下冰分布状况和其中9 261个重量含水量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 在水平方向上, 依据地下冰的分布特征, 把青藏公路/铁路沿线的多年冻土划分成少冰冻土、多冰冻土、富冰冻土、饱冰冻土和含土冰层5个含冰量类别, 并详细统计了各类冻土沿公路所占里程. 在垂向上, 将每个钻孔划分出3个深度段: 即多年冻土上限以下1 m范围内、上限下深1~10 m段及上限下10 m以下段, 统计了各深度地下冰储量. 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的平均厚度为38.79 m, 平均含水量为17.19%, 据此初步估算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地下冰的总储量为9 528 km~3.
推荐文章
基于地貌分类的黄河源区多年冻土层地下冰储量估算
地貌分类
黄河源区
多年冻土
地下冰储量
基于地貌分类的黄河源区多年冻土层地下冰储量估算
地貌分类
黄河源区
多年冻土
地下冰储量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冻害类型及防治
青藏高原
多年冻土
冻害类型
地质灾害防治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斜坡稳定性研究进展
多年冻土
热融滑塌
模型试验
温度场
变形场
安全系数
图解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层中地下冰储量估算及评价
来源期刊 冰川冻土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钻孔 多年冻土 地下冰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冰冻圈与全球变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
页数 9页 分类号 P642.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2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211)
二级引证文献  (420)
197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24)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4(4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5(5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6(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2)
2017(6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18(96)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87)
2019(99)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85)
2020(2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藏高原
钻孔
多年冻土
地下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冰川冻土
双月刊
1000-0240
62-1072/P
大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川冻土》编辑部
54-2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2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769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