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玉树M S7.1级地震前后两期PALSAR雷达数据(震前2010年1月15日,震后4月17日)进行了"两轨+DEM"的InSAR处理,获得了高质量的差分干涉雷达条纹图像和同震变形场.参考该区的基本构造格局,根据干涉图像的变形范围、变形量和变形梯度可以初步判断:(1)玉树地震诱发了总体上NWW走向,全长约70km地表陡变带,陡变带南段位错及陡变梯度较大,会在地表产生地表破裂;而西北部4段位错及陡变梯度较小,不易在地表诱发破裂,但可能在地下一定层位产生了隐伏破裂带;(2)陡变带两侧的雷达视线向运动方向预示发震断裂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3)宏观震中位于玉树县城西北约16km的地表陡变带上.D-InSAR解译结果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震源机制解、野外发震断裂调查结果及地貌特征吻合较好,证明了干涉雷达解译成果的可靠性,可以为准确定位玉树地震发震断裂地表行迹和快速评定震害损失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推荐文章
基于 InSAR 技术的夏藏滩滑坡区地表变形监测与分析
黄河上游
拉干峡—寺沟峡流域
夏藏滩巨型滑坡
InSAR技术
地表变形监测
玉树7.1级地震强震动流动观测记录初步分析
玉树 M7.1 地震
流动观测
强震动记录
数据处理
中国玉树 Mw6.9地震InSAR地表形变特征分析
玉树地区
Mw6.9地震
InSAR
地表形变
断层
PS-InSAR在南昌地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城市地表沉降监测
Sentinel-1A卫星数据
PS-InSAR
InSAR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树地震地表变形InSAR观测及初步分析
来源期刊 地质力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玉树地震 干涉合成孔隙雷达 地表破裂 同震形变场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136
页数 分类号 P315.2
字数 39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616.2010.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鑫 19 682 11.0 19.0
3 张永双 27 728 13.0 26.0
7 杨农 43 1767 25.0 42.0
9 熊探宇 12 261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8)
共引文献  (264)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59)
二级引证文献  (28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8(4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9(3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3(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4(4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5(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6(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7(4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8(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9(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20(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树地震
干涉合成孔隙雷达
地表破裂
同震形变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力学学报
双月刊
1006-6616
11-3672/P
16开
北京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5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