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硫酸亚铁铵盐和氯化锌为主盐的弱酸性体系电镀锌铁合金,镀液静置15d,仍稳定、无沉淀.研究了添加剂、电流密度、温度和pH对镀层的外观以及镀层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添加剂的用量,降低温度或者电流密度,会使镀层变得光亮.pH对镀层光亮度的影响有一个最佳范围为4.5-5.5.添加剂用量为15-17 mL/L,温度为30℃,pH为4.5-5.5,电流密度为0.5-1.0 A/dm2时,镀层光亮且铁含量在0.2%-0.8%.SEM图显示,添加剂用量的增加使得镀层的结构更加紧密.
推荐文章
电镀锌铁合金与磷化组合工艺
锌铁合金
磷化
涂装
钛白副产废酸和七水硫酸亚铁制备-水硫酸亚铁的研究
七水硫酸亚铁
一水硫酸亚铁
铁红
废酸
弱酸性条件起始合成脲醛树脂的工艺
正交试验
弱酸性
脲醛树脂
合成工艺
耐酸性混凝土在弱酸性地基中的工程应用
重庆江北区建新西路
弱酸性地基
耐弱酸性混凝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硫酸亚铁铵盐弱酸性体系电镀锌铁合金的研究
来源期刊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电镀 锌铁合金 SEM 硫酸亚铁铵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化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153.2
字数 42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4881.2010.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开诚 武汉工业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42 302 10.0 15.0
2 方华 武汉工业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5 37 3.0 5.0
3 周晓荣 武汉工业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13 33 3.0 4.0
4 刘小波 武汉工业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3 4 2.0 2.0
5 王伟 武汉工业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5 23 2.0 4.0
6 胡宇 武汉工业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 3 1.0 1.0
7 李永明 武汉工业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8 106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镀
锌铁合金
SEM
硫酸亚铁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9-4881
42-1856/T
大16开
武汉常青花园中环西路特1号武汉工业学院学报编辑部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27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