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入院时心电图呈不同传导阻滞表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方法 选择2006~2008年在本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根据入院时心电图发现的不同传导阻滞分组,分为房室传导阻滞组(A组),束支传导阻滞组(B组),房室传导阻滞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组(C组),心肌梗死后第24小时查BNP浓度和心脏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EF值),并所有入院患者行Swan-Ganzs漂浮导管置管术,并记录入院后第24小时的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和中心静脉压力(CVP).结果 A组BNP,PCWP,CVP和INEDD的水平[(560±26.3)pg/ml,(18±1.53)mmHg,(12±1.23)mmHg,(46+4.2)mm],低于B组[(1250+105.8)pg/ml,(25±2.36)mmHg,(18+1.58)mmHg,(51±5.1)mm],低于C组[(2563±235.6)pg/ml,(32±3.68)mmHg,(22±2.36)mmHg,(63±6.2)mm],B组低于c组,EF值A组(42±4.8)%,高于B组(36±3.6)%和C组(28±2.7)%,B组高于C组(P<0.05).结论 各组间随着传导阻滞的严重程度,BNP浓度随之升高,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和中心静脉压力随之增加,EF值随之减少,束支传导阻滞对心功能的影响大于房宣传导阻滞.
推荐文章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心肌梗死
束支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
心功能
预后
右束支传导阻滞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
右束支传导阻滞
预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不同传导阻滞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B型脑钠肽 肺楔压 中心静脉压 射血分数 左室舒张末内径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与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0-641
页数 分类号 R542.2+2
字数 14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0501.2010.05.04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羊镇宇 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14 58 5.0 7.0
2 薄小萍 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12 30 3.0 4.0
3 陆卫红 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10 28 3.0 4.0
4 曹云翔 无锡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5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
B型脑钠肽
肺楔压
中心静脉压
射血分数
左室舒张末内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医学
月刊
1004-0501
51-1144/R
大16开
成都市上汪家拐街39号
62-10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84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607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