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淮南矿区远程卸压煤层气地面井抽采工程实践为依托,通过工程试验和系统分析,探讨了远程卸压煤层气地面井的产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远程卸压煤层气地面井的产能曲线可分为两个阶段,在较短时间内顺利完成第Ⅰ阶段的井才能有较高产能.研究还显示,煤层气地面井产能受地层结构和采动影响较大.在研究区,当地层结构为松散层厚度<406 m,基岩与松散层厚度比值>0.74,下保护层与被保护层间距为66~70 m,且平均采高≤2.2 m,平均产煤低于3 898 t/d时,利于远程卸压煤层气地面井抽采;当松散层厚度>430 m,11-2煤和13-1煤层间距>74 m,基岩与松散层厚度比值<0.7时,卸压煤层气地面直井成功率较低,此时,可通过改变井位和优化井身结构来适应地层结构的变化,提高地面井抽采成功率.
推荐文章
深部煤层采动区卸压煤层气地面钻井抽采特性
地面钻井
卸压煤层气
采动区
裂隙发育
煤层气抽采
煤矿采动区地面煤层气井抽采利用优化研究
煤矿采动区
煤层气抽采
优化
低渗透性煤层群卸压开采地面钻井抽采瓦斯技术
低渗透性
煤层群
采动裂隙垂向分带
卸压瓦斯抽采
地面钻井部署
采动区煤层气地面井抽采技术及应用前景
地面井
煤层气开发
瓦斯抽采
采动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采动区远程卸压煤层气抽采地面井产能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煤田地质与勘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采动 远程卸压煤层气 地面井 产能 影响因素 淮南矿区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煤层气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2,31
页数 分类号 P618.11
字数 61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986.2010.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华州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37 287 10.0 14.0
2 徐宏杰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7 62 5.0 7.0
3 程志忠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2 1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2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采动
远程卸压煤层气
地面井
产能
影响因素
淮南矿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田地质与勘探
双月刊
1001-1986
61-1155/P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82号
52-1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22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