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摘要:
以竹炭粉和壳聚糖为原料,制备竹炭/壳聚糖复合吸附剂,进行扫描电镜(吸收光谱SEM)、红外吸收(FTIR)、X-射线衍射(XRD)等图谱表征,并进行Zn2+吸附试验.结果表明:①壳聚糖较好地负载在竹炭上,凸凹不平明显,蜂窝增强;复合吸附剂对Zn2+的吸附率在80 min后达到93%.②竹炭/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对Zn2+吸附过程的动力学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多孔结构的吸附特征,方程拟合结果更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③Zn2+吸附前后的红外吸收图谱表明,与竹炭/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吸附配位主要发生在-NH2中的氮原子、-OH和C=O中氧原子上.
推荐文章
壳聚糖印迹聚合物对Zn2+的吸附动力学
壳聚糖
印迹
吸附
Zn2+
动力学
MnOx负载生物质炭对Cu2+、Zn2+的吸附机理研究
改性生物炭
高锰酸钾
吸附机理
竹炭对溶液中Zn2+的吸附行为研究
竹炭
锌离子
吸附行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竹炭负载壳聚糖对Zn2+吸附动力学及其机制分析
来源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竹炭/壳聚糖 吸附Zn2+ 反应动力学 机制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1-645
页数 分类号 S78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0756.2010.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首文 浙江农林大学理学院 6 19 2.0 4.0
2 陈斌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科技学院 7 48 3.0 6.0
3 任红星 5 20 2.0 4.0
4 孙进 1 1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2)
共引文献  (14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竹炭/壳聚糖
吸附Zn2+
反应动力学
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0756
33-1370/S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44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