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李植(1584—1647)在韩国汉文学史上享有较高地位,与张维齐名,是朝鲜后期较早反对拟古派的人士之一。为了反对复古文风,李植提出了'中正温雅’说。'中正温雅’见于李植的《示儿孙等》,所谓‘悖理街奇之文勿为挂眼,诗赋四六等作亦以中正温雅为主而读之习之,而孟浪浮杂赝剿之体样切勿出口,方为有用之文,达施之具也'。在他看来,为文的最高目的是'有用',有利于政治道德及伦理教化,这是典型的儒家文论。扬雄说辞赋是'童子篆刻,壮夫不为'(《法言》),曹植也认为诗赋乃'小道'(《与杨德祖书》)。以儒学功利观为出发点,传道、载道被看成文学的第一要义。基于正统的儒家思想,李植认为'诗赋四六'的重要性不及‘经术策义',因为前者的作用只是'华国辅世',锦上添花,而后者可以让士子'知道而达于政'(《示儿孙等》)。
推荐文章
试论“说新闻”
新闻
播报方式
主持人
试论红叶李的嫁接繁育技术
红叶李
嫁接繁育
园林应用
《说林》《储说》文体探析
韩非子
说林
储说
文体
说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论李植的“中正温雅”说
来源期刊 人文论谭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悖理 重要性 华国 文论 儿孙 策义 诗赋 要义
年,卷(期) rwlt_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3
页数 5页 分类号 I313.0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悖理
重要性
华国
文论
儿孙
策义
诗赋
要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文论谭
年刊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