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摘要:
混凝土高坝、深埋隧道等工程建筑承受较高的水头,使得混凝土内存在高渗透力,产生较显著的渗流-损伤耦合作用.应用Picandet等学者提出的混凝土渗透损伤演变方程,结合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建立了孔隙水压作用下混凝土渗流-损伤耦合模型.以混凝土坝内小孔非恒定渗流为例,分别按耦合和非耦合模型进行渗流损伤分析,对比分析不同方法得到的孔隙水压力及损伤值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孔隙水压力的增大,损伤值逐渐增大,两者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高孔隙水压作用下渗流-损伤耦合效应明显,应用渗流-损伤耦合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混凝土在高孔隙水压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性.
推荐文章
孔隙水压对混凝土损伤的研究综述
混凝土
孔隙水压
损伤
综述
高水压隧道围岩渗流-应力耦合作用模式研究
高水压隧道
围岩
二次应力
耦合作用模式
数学模型
孔隙水压循环次数对混凝土损伤影响
孔隙水循环次数
常三轴受压
损伤特性
损伤界点
不同初始孔隙水压力下混凝土动态力学特性
混凝土
动态性能
孔隙水压力
率型本构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孔隙水压作用下混凝土渗流-损伤耦合模型
来源期刊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混凝土 高孔隙压力 耦合 损伤塑性模型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5
页数 分类号 TV431|TV3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40X.2010.0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宗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82 675 12.0 22.0
2 林凯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2 1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75)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混凝土
高孔隙压力
耦合
损伤塑性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9-640X
32-1613/TV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37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