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见血封喉(Antitaris toxicaria(Pers.)Lesch.)乳汁分离得到4个强心苷类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毒毛旋花子爪哇糖苷(1)、铃兰毒苷(2)、毒毛旋花子阿洛糖苷(3)和glucostrophanthidin(4).化合物4为首次从见血封喉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4对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均显示了较强的生长抑制活性.
推荐文章
见血封喉种子强心苷类化合物及其细胞毒活性
见血封喉
种子
强心苷
细胞毒活性
见血封喉乳汁脂溶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见血封喉
GC-MS
DPPH
抗氧化活性
见血封喉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见血封喉
生物学特征
地理分布
主要用途
栽培技术
见血封喉的生物学特性
见血封喉
生长
物候
种子萌发
西双版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见血封喉乳汁中具有细胞毒活性的强心苷
来源期刊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见血封喉 乳汁 强心苷 细胞毒活性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0-444
页数 分类号 Q946.83
字数 44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0.04.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梅文莉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82 851 17.0 26.0
2 曾艳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17 261 8.0 16.0
3 阙东枚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4 35 3.0 4.0
4 干玉娟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5 31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6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见血封喉
乳汁
强心苷
细胞毒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双月刊
1005-3395
44-1374/Q
大16开
广州天河区兴科路723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13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