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北气田属于裂缝型致密砂岩储层,裂缝发育程度直接影响了天然气的发现,以及后期产能建设,因而对裂缝的正确描述意义重大.目前一般用裂缝密度描述裂缝的发育程度,但该方法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只能应用于野外露头、岩心和成像测井方面.针对井下裂缝描述,岩心先天具有量少、代表性差的缺陷,而利用成像测井资料解释裂缝,对资料、人员要求高,解释结果随机性相对较大,并且成像测井成本高,资料缺乏.因此,通过实践,在裂缝的研究过程中,引入了分形学的概念.根据分形学的定义,利用常规测井资料,结合大北气田裂缝在常规测井曲线上的反应特征,利用R/S分析对大北地区目的层段裂缝发育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经钻井、岩心等验证,效果良好,表明在大北气田,应用R/S方法对岩心进行定量描述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推荐文章
油气储层裂缝描述综述
裂缝
裂缝描述
成因
库车坳陷大北1气藏白垩系储层裂缝发育规律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大北1气藏
白垩纪
储集层
裂缝发育
控制因素
分布规律
开度
线密度
苏里格气田致密储层裂缝定量描述方法
分形
R/S分析方法
常规测井曲线
天然裂缝
裂缝识别
升平气田火山岩储层裂缝特征研究
升平气田
早白垩世
火山岩
裂缝
储集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北气田储层裂缝定量描述
来源期刊 天然气地球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分形学 R/S分析 大北气田 裂缝型致密砂岩储层 常规测井数据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天然气地质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3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博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73 375 10.0 16.0
2 李江海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138 1966 27.0 39.0
3 吴世萍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3 4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217)
二级引证文献  (178)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6(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7(5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8(3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9(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20(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形学
R/S分析
大北气田
裂缝型致密砂岩储层
常规测井数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地球科学
月刊
1672-1926
62-1177/TE
大16开
兰州市天水中路8号
54-12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5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55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