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药氧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Pulsinelli 4血管阻断全脑缺血方法,建立短暂反复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药氧组、电针药氧联合组,每组6只.电针组电针大鼠"百会""后三里",频率100 Hz,强度3.5 mA,每次30 min,每日1次,共治疗4次;药氧组大鼠吸取药氧液;电针药氧联合组采用电针结合药氧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Bcl-2、Bax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平均吸光度值.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海马CA1区Bcl-2、Bax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和平均吸光度值均增高(P<0.05,P<0.01);电针组、药氧组及电针药氧联合组与模型组比较Bcl-2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和平均吸光度值增高,Bax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和平均吸光度值降低(P<0.01);电针药氧联合组各指标的变化较电针组和药氧组更明显(P<0.01).结论:全脑缺血后早期电针药氧可上调Bcl-2、下调Bax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电针药氧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之一.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针药氧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来源期刊 针刺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电针 药氧 海马 CA1区 Bcl-2 Bax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8-212
页数 分类号 R245.9+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培影 徐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 58 372 11.0 17.0
2 耿德勤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243 1276 16.0 21.0
3 曹金霞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3 19 2.0 3.0
4 李继珍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3 15 2.0 3.0
5 卜渊 徐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 8 47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43)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55)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缺血再灌注
电针
药氧
海马 CA1区
Bcl-2
Bax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针刺研究
月刊
1000-0607
11-2274/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82-171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7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45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