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麻扎塔格地区地层、地貌及构造变形特征的研究,对于认识塔里木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塔里木-西昆仑的盆山耦合关系、新构造运动对塔里木油气资源分布的影响以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气候、环境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卫星照片解译、野外变形观察、削面实测、地球物理资料解释等手段,对该地区晚新生代的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麻扎塔格构造带为典型的逆冲-褶皱带,并探讨了麻扎塔格逆冲-褶皱带的构造指向、活动时限、隆升速率及缩短速率、东西方向的延伸等问题,取得如下认识:1)麻扎塔格逆冲-褶皱带为西昆仑山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前缘部化,和田河气田就是处在逆冲前锋背斜顶部,晚新生代变形作用已明显地改造了塔里木盆地南部及中部的古生代和中生代构造,并促成了和田河气田的形成;2)麻扎塔格山在中新世末(约7 Ma)和中更新世(约780 ka B.P.)经历了两次构造隆升,后一次形成了麻扎塔格逆冲-褶皱带和麻扎塔格山现今的地貌特征;3)估算出麻扎塔格逆冲-褶皱带中更新世以来的隆升速率约为0.26~0.4 mm/a,缩短速率约为0.9 mm/a;4)认为麻扎塔格逆冲-褶皱带向西应与同属西昆仑山前褶皱-冲断带前缘的喀什背斜相连,东端的突然消失可能是由于东段和田河附近存在北东-南西向的走滑断层造成.
推荐文章
塔里木盆地与相邻褶皱带的区域构造演化
塔里木盆地
区域构造演化
相邻褶皱带
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沙拐枣群落特征
塔里木沙拐枣群落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指数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秋里塔格构造带双复杂构造地震处理技术
塔里木盆地
秋里塔格构造带
山地
高陡构造
低信噪比
静校正
五维插值
叠前深度偏移
风险勘探
塔里木盆地吐木休克断裂带的研究
逆冲走滑断层
构造特征
形成时间
吐木休克断裂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塔里木盆地中南部麻扎塔格逆冲-褶皱带变形特征及其意义
来源期刊 地质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逆冲-褶皱带 构造地貌 隆升与缩短 麻扎塔格 塔里木盆地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8-1056
页数 分类号 P542
字数 141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63-5020.2010.04.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6)
共引文献  (288)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44)
19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5(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6(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7(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8(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9(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逆冲-褶皱带
构造地貌
隆升与缩短
麻扎塔格
塔里木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学
季刊
0563-5020
11-1937/P
16开
北京9825信箱
2-39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3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