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朗格缪尔模型、菲克第二扩散定律和达西定律,综合考虑重力和气体压缩效应的影响,推导出描述煤层气和水渗流规律的基本偏微分方程组(并给出定解条件),且利用有限差分法对该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模拟煤层气水平井的生产动态.通过对比是否考虑非稳态扩散和气体压缩效应时不同裂隙渗透率下的产气动态可知,忽略非稳态扩散和压缩效应,将人为缩短达到气体峰值产量的时间,增大产气峰值;将降低气体膨胀能,低估气井后期产能.煤岩裂隙渗透率越高,气井产能受渗透率回归效应影响越大,峰值产量的持续时间越短且产量下降速度快.因此在煤层气藏开采过程中,应根据气井的产气动态调整井底流压,建立合理的储层压力系统,以降低渗透率回归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
推荐文章
煤层气定向羽状水平井开采数学模型的建立
煤层气
水平井
双重介质
数学模型
单井间歇注气开采煤层气生产过程分析
煤层气
注气
竞争吸附
驱替
边界条件
煤层气定向羽状水平井数值模拟技术应用
煤成气
定向井
水平井
开采
数值模拟
计算机程序
气藏水平井生产系统动态分析模型
气藏
水平井
生产管理
动态分析
耦合
摩擦损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平井开采煤层气藏生产动态计算新数学模型
来源期刊 煤田地质与勘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煤层气 水平井 非稳态扩散 压缩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煤层气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5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18.11
字数 39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986.2010.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开龙 12 252 7.0 12.0
2 汪志明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74 771 16.0 22.0
3 张健 26 182 7.0 13.0
4 李晓益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层气
水平井
非稳态扩散
压缩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田地质与勘探
双月刊
1001-1986
61-1155/P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82号
52-1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22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