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基于头部MRI检查,通过分析伴发和不伴发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常见临床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探讨LA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经1.5T MRI检查证实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386例,分为单纯腔隙性脑梗死组(Isolated lacunar infarction,LI组)和伴发脑白质疏松症组(Lacunar infarction with leukoaraiosis,LA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记录两组的年龄、性别,有无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硬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和贫血等病史.结果 LI组212例(54.9%),年龄32~91岁,平均61.05±11.95岁,LA组174例(45.1%),年龄38~98岁,平均68.52±9.59岁.在单因素分析中,LA组高龄、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与LI组相比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脑动脉硬化、高血压、高龄为LA独立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不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脑动脉硬化、高血压、高龄与LA的发病机制有着更多的关联,2型糖尿病可能与其他因素一起在LA的发生中发挥作用,对待伴发LA的患者有必要行TCD或头部MRA对颅内动脉状况进行评估,同时积极控制血压与血糖.
推荐文章
高龄缺血性脑白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脑白质疏松症
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老年人,80以上
脑白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分析
白质疏松
危险因素
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
脑微出血
危险因素
认知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缺血性脑白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症 脑动脉硬化 高血压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经验总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海鸥 65 249 8.0 11.0
2 吴军 117 712 14.0 21.0
3 林志坚 42 152 7.0 10.0
4 张帅 12 58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白质疏松症
脑动脉硬化
高血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月刊
1003-2754
22-1137/R
大16开
长春市新民大街519号
12-10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0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