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P物质在过敏性休克家兔胃肠道组织中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探讨其在过敏性休克中的作用.方法 30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24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采用多人混合血清致敏家兔,建立过敏性休克模型.休克不同时间段(猝死即刻、休克0.5h、休克1h、休克2h)提取家兔胃、小肠、圆小囊.冰冻切片,应用免疫组化(IHC)SP法和原位杂交(ISH)方法进行P物质染色,BI-2000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计算阳性积分光密度值(IOD),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SNK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各小组胃、肠、圆小囊P物质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加,且随着休克时间的变化逐渐减弱(P< 0.001).IHC方差分析结果为:胃组织F=198.008,肠组织F=56.796,圆小囊组织F=67.231;ISH统计学分析方差分析结果为:胃组织F=67.506,肠组织F=72.117,圆小囊组织F=216.798.结论 家兔胃肠道P物质在过敏性休克后一段时间内(2h)均表达增高,随休克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
推荐文章
磷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磷霉素
免疫调节作用
过敏性休克
225例过敏性休克致死亡文献分析
过敏性休克
死亡
文献分析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瘤致过敏性休克总结
平阳霉素
血管瘤
过敏性休克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过敏性休克大鼠器官中的表达
法医病理学
过敏反应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物质在过敏性休克家兔胃肠道内的表达
来源期刊 中国法医学杂志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过敏性休克 P物质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5-248
页数 分类号 D9
字数 30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728.2010.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彩荣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81 348 11.0 14.0
2 任广睦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58 380 12.0 17.0
3 王英元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165 902 15.0 21.0
4 程红霞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6 12 2.0 3.0
5 李斌 1 2 1.0 1.0
6 薛少华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2 1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法医病理学
过敏性休克
P物质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法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1-5728
11-1721/R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7号楼303室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8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42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