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中信泰富、东航、中航、深南电等国有企业纷纷暴露出巨额衍生品交易亏损,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目前,亏损国企维权十分艰难。与国外立法相比,我国在金融衍生品侵权方面的法律规范存在着缺位,这为金融机构逃避责任提供了可乘之机,也大大加重了消费者维权的成本。当前我国金融法制的重点仍放在国家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方面,而作为金融产业最终用户的金融消费者权益尚未得到立法者的应有重视。应当完善金融商品金融服务方面的统合立法,以明确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从根本上实现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推荐文章
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医患关系分析
医患关系
消费关系
医患纠纷
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谈种子消费者的知情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
知情权
真实情
中国航运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之路
航运金融
衍生品
远期运费协议
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
微商模式下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探析
微商
消费者权益
影响
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融衍生品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统合立法
来源期刊 金融服务法评论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金融消费者 信息披露 说明告知义务 适合性原则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145
页数 17页 分类号 D922.2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融衍生品
金融消费者
信息披露
说明告知义务
适合性原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金融服务法评论
年刊
16开
北京市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1
总下载数(次)
31848
总被引数(次)
5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