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热液活动,特别是高温流体释放,通常与轴部存在岩浆房(AMC)有关,然而这种关系尚未得到系统的验证。通过对6个区域性较长(长度在170—560km之间)的洋脊段进行连续的AMC以及热液羽流调查,就有可能定量比较热液活动的分布、强度与AMC范围、深度以及在部分站位岩浆熔融程度之间的关系。这六个区域性洋脊的扩张速率在55—145mm/a之间,共包含20个次级的洋脊段。在洋脊段尺度上(除去受到热点影响的加勒帕戈斯扩张中心),热液羽流的发生率随着AMC的发生率(AMCr,r^2=0.64)增加而线性增加。对所研究的6个区域性洋脊段而言,热液羽流的发生率随着AMC的深度减小而增加(AMCZ,r^2=0.66)。在次级洋脊段尺度上,热液羽流的发生率与AMCr(r^2=0.12)以及AMCz(r^2=0.25)相关性很差。最后在亚段尺度上,或者在局部尺度上(0.75km长的区间内),热液羽流的强度随着AMCz的变浅而增强(r^2=0.85)。羽流强度越强的区间也就越接近它们的海底来源,其中68±13%直接位于AMC之上。这种分布与现在已知的40个高温喷口场中至少有37个位于AMC之上的分布相似。现在的数据能够允许我们验证AMC与热液活动相互之间关系的假设。尽管现存的数据很少,不支持如下假设:熔融富集的岩浆透镜体优先发育强烈的、持续周期长的热液喷发。同时,在任何洋脊段也未能为如下提议找到证据:在段尺度上,热液冷却的增加可以在局部亚段上降低AMCz。在慢速洋脊,岩浆房存在的证据相当稀少,然而这些数据却与那些具有更快扩张速率洋脊的数据相一致。对所有扩张速率洋脊的观察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高温热液场均与岩浆或者推断的岩浆有关;而“热岩”或者非岩浆热源不足以引起高温热液喷发。
推荐文章
东南印度洋中脊(108°-134°E区域)断层构造与岩浆活动关系
东南印度洋脊
澳大利亚-南极洲不整合带
海底断层
岩浆参数M值
海洋核杂岩
多波束测深
剩余地幔布格重力异常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区的分布与构造环境分析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
分布
构造环境
岩浆活动
大洋钻探对海底热液活动研究的贡献
贡献
海底热液活动
大洋钻探
西南印度洋洋中脊(SWIR)热液A区的超慢速区岩浆活动的热模拟
西南印度洋洋中脊
岩浆房
热模拟
莫霍面温度
热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洋中脊热液活动与轴部岩浆房的分布、深度以及熔融程度之间的关系
来源期刊 海洋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热液喷发 轴部岩浆房 洋中脊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63
页数 19页 分类号 P738.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Edward T.Baker 1 0 0.0 0.0
2 姚会强(译) 广州市1180信箱矿产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液喷发
轴部岩浆房
洋中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地质
季刊
广州市黄埔区广海路188号大院信息资料所
出版文献量(篇)
99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