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从免疫调控角度研究电针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和电针经穴组,各组随机分为1 d、3 d、7 d三个时间点,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IL-6含昔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指标的测定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在1 d、3 d时间点,与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比较,电针经穴组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IL-1β含量(P<0.05,P<0.01);与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比较,电针经穴组能明显升高模型大鼠血清IL-6含量(P<0.05,P<0.01).结论 电针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IL-1β、IL-6的调节具有相对特异性,电针经穴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因子IL-1β、IL-6的含量变化可能是发挥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推荐文章
白细胞介素8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
神经病学
脑缺血再灌注后白细胞介素8的变化
酶联免疫吸附法
白细胞介素8
大鼠
中动脉闭塞
醒脑静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清白细胞介素8的影响
再灌注损伤
脑缺血
白细胞介素-8
药物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针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上海针灸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电针 腧穴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动物实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2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03
字数 341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志顺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 169 2143 25.0 37.0
2 王顺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针灸科 127 405 11.0 14.0
3 蔡玉颖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 9 129 6.0 9.0
4 王奇峰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针灸科 10 42 3.0 6.0
5 谈太鹏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针灸科 14 58 5.0 7.0
6 蒋花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针灸科 3 37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206)
二级引证文献  (6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针
腧穴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针灸杂志
月刊
1005-0957
31-1317/R
大16开
上海市宛平南路650号
4-360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25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58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