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急性肾小管坏死的修复作用.方法 18只5周龄裸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模型组和ATN+BMSC治疗组,每组6只.采用HE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肾小管内径和肾小管壁厚.结果 ATN模型组肾小管均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混浊肿胀、坏死脱落,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于管腔内,肾间质充血、水肿.BMSC治疗组坏死肾小管修复比模型组明显好转,肾小管壁厚比模型组明显变薄(均P<0.05);BMSC组肾小管内径比模型组明显增大,肾脏间质浸润炎症细胞的计数比模型组明显变少(均P<0.01).结论 BMSC治疗能明显促进急性肾小管坏死的修复.
推荐文章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小鼠肝癌组织诱发肝癌细胞坏死
肝肿瘤
实验性
间质干细胞
模型,动物
细胞分化
小鼠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其形态观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培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股骨头坏死缺损模型修复的组织学观察
股骨头坏死
骨缺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脊髓神经功能修复机制的研究
骨髓细胞
间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干细胞移植
模型,动物
大鼠,Sprague-Dawley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肾小管坏死修复的组织学和形态计量学研究
来源期刊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肾小管内径 肾小管壁厚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急性肾小管坏死 裸鼠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5-247,封3
页数 分类号 R692.60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兴刚 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58 406 12.0 17.0
2 冯健 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14 34 4.0 5.0
3 俞志满 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13 33 3.0 5.0
4 过源 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10 1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小管内径
肾小管壁厚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急性肾小管坏死
裸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3-0399
32-1674/R
大16开
苏州市十梓街1号
28-81
196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618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29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