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目前直流接地极选址存在的困难,提出广域接地极的新方案,即通过特定的形式把某一区域内的直流接地极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型的散流体作为直流接地极.以广东电网公司应用该方法的实例证明该方案具有显著的经济性和较高的操作性,并且在技术上有明显优势,能够降低接地电阻,缓解直流输电单极大地运行对交流电网的不利影响,但存在入地电流局部集中的现象.通过进一步分析,提出改进方法,即利用局部串阻和改变入地电流接入点,可改善电流在广域接地极的分布,而实践证明改变接入点的技术性和可靠性更高.通过对广域接地极对后续直流工程的适应性分析,得出结论:广域接地极作为一种创新的设计理念,可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的实施及改进,缓解直流落点增多与接地极选址困难的矛盾.
推荐文章
直流深井接地极接地电阻的人工布线测量
直流深井接地极
接地电阻测量
人工布线
地表电位分布
补偿法
直流接地极引起的高速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直流电流计算
直流输电
接地极
高速铁路
泄漏电流密度
综合接地系统
电腐蚀
土壤特性对双圆环直流接地极跨步电压分布的影响
直流接地极
土壤特性
跨步电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新型直流接地极——广域接地极探讨
来源期刊 广东电力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直流输电 直流接地极 中性点直流 直流偏磁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2
页数 分类号 TM721.1|TM63
字数 48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290X.2010.11.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卓洪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32 504 14.0 22.0
2 卢宏山 3 40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0)
共引文献  (386)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直流输电
直流接地极
中性点直流
直流偏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电力
月刊
1007-290X
44-1420/TM
大16开
广州市东风东路水均岗8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7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27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