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某些方言里,声调上的阴调可以再分为全阴调和次阴调.次阴调产生的声学原因是韵母与次清声母相接,便受送气成分的同化作用而带有浊气流的味道,使其调值变得低沉,甚至低到接近阳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次阴调形成的声学原因——以吴江方言为例
来源期刊 中国方言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吴方言 次阴调 送气声母 浊气流 调值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4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327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平山久雄 东京大学文学部 2 9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吴方言
次阴调
送气声母
浊气流
调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方言学报
年刊
978-7-100-10008-3
16开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