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扩大经鼻入路到达斜坡区的相关显微解剖结构.方法 采用7例防腐尸颅,模拟经鼻手术入路,在显微镜下进行解剖,对涉及的结构进行观察、测量和拍照.结果 前鼻棘至鞍底、鞍背和斜坡隐窝连线长度分别为(78.3±4.7)mm、(83.1±3.4)mm和(82.1±5.9)mm;以鼻腔底平面为基线,与上述结构矢状面夹角分别为31.4.±1.5.、33.1.±1.7.和31.1.±2.5..颈内动脉后垂直段间距为(18.0±1.8)mm,两侧展神经穿斜坡硬膜处间距为(22.1±1.6)mm.斜坡硬膜主要由脑膜背侧动脉供血.扩大经鼻入路斜坡骨质开窗两侧方界限为颈内动脉,上方为鞍底,向下扩展受鼻孔、硬腭的限制.结论 显微镜下扩大经鼻入路可良好显露中上斜坡区解剖结构,适用于中上斜坡区病变手术.
推荐文章
扩大经蝶窦入路的显微解剖
扩大经蝶窦入路
海绵窦
斜坡
蝶鞍
显微解剖
扩大经鼻蝶海绵窦下壁手术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
扩大经鼻蝶入路
筛窦
海绵窦
视神经-颈内动脉陷窝
显微外科解剖
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至颅底斜坡区的解剖学特点
神经内镜
扩大经鼻入路
颅底斜坡区
解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扩大经鼻入路处理斜坡病变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神经解剖学 颅窝,后 扩大经鼻入路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1-224
页数 分类号 R651.1|R60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如密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 165 739 13.0 19.0
2 郑和平 148 1158 15.0 25.0
3 张发惠 152 1332 18.0 27.0
4 王守森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 225 914 13.0 17.0
5 李俊峰 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神经解剖学
颅窝,后
扩大经鼻入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月刊
1009-122X
44-1459/R
大16开
广州市流花路111号
46-217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1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135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