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选用杂交粳稻甬优8号,以国家粮食丰产工程兴化、姜堰实施基地1.0hm2连片与6.67hm2连片超高产攻关方为依托,研究了13.5 thm-2超高产群体特征,并探讨了群体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较之12.0thm-2左右群体,13.5t hm-2群体的穗型大,群体颖花量多(60000x104 hm-2以上),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与之相当:群体茎蘖于生育前期稳步增长,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达适宜穗数,高峰苗出现在拔节期,数量少,为预期穗数的1.3倍左右,此后群体平缓下降,至抽穗期达适宜穗数,成穗率高(>75%);群体叶面积指数前期增长相对较缓慢,最大值出现在孕穗期,为8.5左右,此后下降缓慢,成熟期仍保持在4.0以上;群体光合势生育前期较小,中、后期较大,总光合势为675x104m2dhm-2以上,抽穗至成熟期的光合势占总光合势的45.0%以上;群体拔节前干物质积累速度相对较缓、积累量略低,拔节后积累速度较快,至抽穗期群体生物量为13.5thm-2以上,抽穗后积累量亦高,一般为9.75thm-2以上,总干物重高达23.25thm-2以上.13.5thm-2超高产群体形成机制为,依靠精苗,发大蘖,及时够苗,提高够苗期群体质量(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中期高质量群体结构的培育奠定生物学基础;依靠合理的群体动态及其规模,培育适宜数量的壮秆大穗,于抽穗期形成具有强抗倒力和巨量安全库容的高光效群体;依靠平稳消退的光合系统,提高抽穗后群体光合物质生产力,增大群体库容的总充实量,并维持较大的茎鞘强度,增强群体的安全抗倒力.
推荐文章
双季杂交晚粳稻超高产形成特征
双季杂交晚粳稻
超高产
群体特征
氮素吸收利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杂交粳稻13.5thm-2超高产群体动态特征及形成机制的探讨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杂交粳稻 超高产 群体特征 形成机制
年,卷(期) 201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47-1558
页数 分类号 S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10.0154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8)
共引文献  (48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4)
同被引文献  (468)
二级引证文献  (146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3)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7)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3(81)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71)
2014(197)
  • 引证文献(16)
  • 二级引证文献(181)
2015(283)
  • 引证文献(22)
  • 二级引证文献(261)
2016(251)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239)
2017(262)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249)
2018(18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81)
2019(15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51)
2020(10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杂交粳稻
超高产
群体特征
形成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