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渝东-鄂西地区由于受海西早期强烈构造隆升和侵蚀作用影响,大部仅残存不完整的上石炭统黄龙组,为川东地区天然气藏主要产层,也是盆地周边地区寻找新气源最有利层位之一.根据岩心观察、野外剖面实测和室内镜下岩石薄片鉴定分析,并结合岩石学、古生物及测井等沉积相标志研究,确定该区黄龙组发育萨勃哈、有障壁海岸、海湾陆棚和开阔陆棚等沉积相带,连接川东-渝北海湾与鄂西广海海水通道的发现对区域沉积相带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在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基础上,以LST、TST和EHST三个体系域作为编图单元,编制了各体系域的岩相古地理图并对其演化特征进行了描述.结合各相带储集物性特征,认为障肇粒屑滩和滨外粒屑滩为最有利储集相带.
推荐文章
鄂西渝东地区中构造层储层预测
鄂西渝东
储层预测
地层-复合参数约束反演
预测异常
川东地区黄龙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川东地区
石炭系黄龙组
沉积相
岩相古地理
川东邻水-渝北地区石炭系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川东邻水-渝北地区
石炭系黄龙组
沉积相
层序-岩相古地理
川东-渝北地区飞仙关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层序-岩相古地理
鲕滩
储层
川东-渝北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渝东-鄂西地区黄龙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
来源期刊 沉积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渝东-鄂西地区 石炭系黄龙组 沉积相 层序-岩相古地理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6-70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5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7)
共引文献  (185)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渝东-鄂西地区
石炭系黄龙组
沉积相
层序-岩相古地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学报
双月刊
1000-0550
62-1038/P
大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382号
54-45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51
总下载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