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SNMC)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因子白介素8 (IL-8)、白介素10 (IL-10)的影响.方法 64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用 SNMC 120 mg溶入5%葡萄糖液 25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用肌苷注射液0.4 g加入 5%葡萄糖液 250 mL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肝功能和IL-8、IL-10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1% (P<0.01).两组治疗后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TA水平则明显高于治疗前,且以治疗组改善得更为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的IL- 8水平均明显下降,且以治疗组下降得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IL-10水平比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结论 SNMC有明显的抑制细胞因子对肝脏的炎症反应,能显著降低血清中IL-8 水平和提高 IL-10水平,对乙肝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推荐文章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
恩替卡韦
联合
乙型肝炎
异甘草酸镁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肝炎诱发低钾血症的对比研究
低钾血症
肝炎
异甘草酸镁
复方甘草酸苷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
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及对IL-8和IL-10的影响
来源期刊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慢性乙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与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3-144
页数 分类号 R512.6+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4057.2010.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观尚 6 32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8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复方甘草酸苷
慢性乙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6-3610
44-1731/R
大16开
广东湛江文明东路2号
198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88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29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