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是仅存于滇西北和藏东南的横断山脉的濒危灵长类动物,目前仅有野外15群约2500只个体,并且西藏红拉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小昌都群也许是自1988年调查以来唯一数量保持稳定的种群.通过调查访问、以及分析社会经济数据中隐含的保护信息,该文通过实例研究探讨了传统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对红拉雪山自然保护区小昌都猴群的影响,试图探讨传统文化和人类活动对该猴群种群保持稳定的正面影响:1)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生产方式对黑白仰鼻猴的生境保护有益,例如主要依靠畜牧业和非木材的林产品而不是毁林开荒种植青稞;2)受印度教和佛教影响的藏传佛教对生灵的敬畏,避免当地村民对黑白仰鼻猴的猎杀;3)一妻多夫的大家庭,其人均资源消耗(特别是薪柴,建房木材等)明显比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少,这种婚俗也许可以缓解人类索取相应自然资源时对黑白仰鼻猴的生境破坏.因此,考虑到小昌都是唯一种群稳定的群,我们认为是当地的社会生产方式、宗教文化以及婚俗习惯让小昌都群长期维持在该生境的最大容纳量.
推荐文章
自然保护区内社会经济活动及其影响
自然保护区
资源利用方式
社会经济活动
影响
社会经济活动对太湖流域的生态影响分析
太湖
社会经济活动
模糊模式识别
生态影响评价
重庆市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活动耦合分析
社会经济活动
自然灾害
评价模型
耦合关系
重庆市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流域社会经济活动对太湖生态影响评价研究
太湖
社会经济活动
MATLAB
模糊综合评价
生态影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传统文化和社会经济活动对生物保护的正面影响:来自西藏黑白仰鼻猴的实例研究
来源期刊 动物学研究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保护 黑白仰鼻猴 社会经济活动 传统文化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5-650
页数 分类号 Q959.848|Q958.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141.2010.0664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向左甫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7 142 7.0 10.0
3 肖文 大理学院东喜马拉雅生物多样性研究所 21 88 6.0 7.0
4 崔亮伟 西南林业大学保护生物学学院 14 50 5.0 6.0
7 霍晟 大理学院东喜马拉雅生物多样性研究所 5 1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保护
黑白仰鼻猴
社会经济活动
传统文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学研究
双月刊
2095-8137
53-1229/Q
大16开
昆明市教场东路32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64-20
198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05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70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