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长颚斗蟋具有明显的翅二型现象.比较长颚斗蟋不同翅型成虫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其短翅型成虫除翅已明显退化外,与长翅型成虫并无其他形态差异.为探究环境因素与长颚斗蟋翅型分化的关系,就光周期、温度及密度对其翅型分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短光周期会抑制其长翅型的形成,而LD 16:8 h的长光周期则促进长翅个体的分化,但非自然条件的长光周期及全明或全暗条件与上述结论并不一致.变化光周期亦会影响其翅型分化,而随着改变光周期的时间及方向的不同,影响作用亦不相同.在孵化后第20天及40天经历光周期的趋长变化会促进其长翅化;而在孵化后第20天经历光周期的趋短变化则会抑制其长翅化,第30天转移却有促进作用.此外,低温(20℃)条件诱导长颚斗蟋短翅化,高温(25℃,30℃)则促进长翅型的分化.单独饲养时,LD 12:12 h与LD 16:8 h条件下的若虫均羽化为短翅型成虫,当密度增加至2或5头/容器时,成虫的长翅率均明显增加,说明高密度亦是长翅型个体出现的重要诱因.
推荐文章
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曲脉姬蟋亚热带种群翅型分化的影响
曲脉姬蟋
亚热带种群
翅二型
光周期
温度
密度
遗传
食物胁迫对翅二型丽斗蟋飞行肌和繁殖发育的影响
翅二型
飞行肌
卵巢
精巢
附腺
丽斗蟋
长颚斗蟋长翅和短翅型雌成虫飞行肌发育、生殖力及寿命的比较
长颚斗蟋
翅二型
生态意义
飞行肌
生殖力
寿命
长颚斗蟋的鸣声结构与行为分析
长颚斗蟋
鸣声特征
行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环境因素对长颚斗蟋翅型分化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长颚斗蟋 翅二型 光周期 温度 密度
年,卷(期) 2010,(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01-6008
页数 分类号 Q9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道弘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35 284 12.0 15.0
3 赵吕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16 133 8.0 11.0
4 曾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9 62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38)
195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长颚斗蟋
翅二型
光周期
温度
密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