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做好参麦注射液安全性再评价工作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渗透压测定采用冰点测定法,对样品原液及其稀释液进行渗透压测定,并计算与氯化钠注射液渗透压的比值;溶血率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样品原液及其稀释液进行溶血率测定.结果:渗透压测定,样品原液均为低渗溶液,渗透压值在96~180 mOsmol/kg,1→4~1→8稀释后与氯化钠注射液渗透压比可达0.9;溶血率测定,样品稀释倍数在小于1→16时,样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溶血(溶血率>5%),1→32倍稀释时,溶血率均小于等于5%.结论:不同厂家生产的参麦注射液的渗透压和溶血率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建议增加渗透压和溶血率测定来控制其质量.
推荐文章
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参麦注射液
药物不良反应
Logistic回归分析
枳实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原发性低血压临床观察
原发性低血压
枳实注射液
参麦注射液
血流动力学
参麦注射液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胸痹心痛临床观察
胸痹
心血瘀阻型
参麦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
心电图
血液流变学
血脂
参麦丹参注射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干眼症
增泪
中医药疗法
参麦丹参注射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参麦注射液渗透压和溶血率现状的调查
来源期刊 药物评价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溶血率 渗透压 安全性再评价 参麦注射液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96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倪维芳 9 30 4.0 5.0
2 匡荣 44 106 6.0 8.0
3 朱社敏 23 80 5.0 8.0
4 王丹 11 61 4.0 7.0
5 蔡菲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溶血率
渗透压
安全性再评价
参麦注射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药物评价研究
月刊
1674-6376
12-1409/R
16开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4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43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