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刘若愚以艾布拉姆斯的理论框架为参照,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了系统化建构,即将中国古代文论分为形上论、决定论、表现论、技巧论、审美论和实用论六个部分,并分别加以阐述。现在看来,这种'以西释中'的方法,有得也有失。
推荐文章
大智若愚
礼仪
扎根
规范
发芽
真爱
开花
关注
结果
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辞采论
刘永济
文心雕龙校释
辞采
石英热释光年代测定中测量条件优化研究
石英热释光
估计异常
预热温度
试验剂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刘若愚“以西释中”的得失
来源期刊 中外文论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理论 建构 形上论 决定论 文论 中国 审美 技巧 系统化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127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6.0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车文丽 扬州大学文学院 4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理论
建构
形上论
决定论
文论
中国
审美
技巧
系统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文论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