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运用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低渗透气藏储量最优经济评价模型,为低渗透气藏储量经济评价提供一种简便的方法.首先,建立经济评价模型.模型建立的思路为:将收益和支出均折算为初始年份(气田产能建设完成,正式投产)的现值.然后,根据模型的数学方程推导出关于内部收益率与单井日产量和井深的方程式.根据油田实际情况及 相关文献,确定已知的评价参数.利用SPSS软件对随机测得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到内部收益率与单并日产量和井深的具体数值方程.数值方程显示:内部收益率与井深成负相关关系,与单井日产量成正相关关系.通过该方程,即可根据已知井区的单井日产景、井深数据,求得相应的内部收益率.影响内部收益率的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显示:天然气价格为最敏感因素,其后依次是单井日产量、钻井成本和井深,最不敏感的因素为地面建设投资和操作成本.
推荐文章
低渗透气藏储量经济评价模型与应用
低渗透油气藏
天然气储量
收入
支出
经济评价
低渗透气藏储量经济评价模型与应用
低渗透油气藏
天然气储量
收入
支出
经济评价
低渗透气藏介质变形评价参数研究
低渗透油气藏
岩石变形系数
介质
应力
生产能力
低渗透气藏开发经济临界产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低渗透气藏
经济临界产量
动态盈亏平衡分析
年产量计算系数
产能建设边界
产能贡献率
产能到位率
资金时间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低渗透气藏储量最优经济评价模型与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中外能源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经济评价模型 内部收益率 敏感性分析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勘探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3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1
字数 210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武 92 909 14.0 26.0
2 钟雨师 27 139 8.0 10.0
3 张坤 30 125 6.0 9.0
4 刘老群 1 2 1.0 1.0
5 唐昌华 1 2 1.0 1.0
6 郭宏 2 1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8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渗透气藏
经济评价模型
内部收益率
敏感性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能源
月刊
1673-579X
11-5438/TK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4层430房间 《中外能源》杂志社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7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