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纳米制冷剂能否强化管内沸腾换热,目前尚无明确的结论.将配制0.1 g/L的CNTs/R141b纳米制冷剂在内径为8.12 mm的水平光滑圆管内进行沸腾换热实验,光管采用电加热丝进行恒热流密度加热.纳米制冷剂采用HCFC141b混加碳纳米管,体积密度为0.1 g/L.实验测试范围为:(I)质量流速为95.7~382.9 kg/(m2·s);(ii)热流密度为5~20 kW/m2;(iii)入口干度为0.1~0.8.考察了质量流速、干度及热流密度等因素对纳米制冷剂管内沸腾换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低质量流速(95.7 kg/(m2·s))下纳米制冷剂能够强化管内沸腾换热,随着流量及平均干度增加,纳米制冷剂强化换热的效果将会变小,甚至引起换热恶化.
推荐文章
纳米制冷剂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
纳米制冷剂
光管
流动沸腾
换热
纳米制冷剂TiO2/HFC134a水平管内流动沸腾换热实验研究
纳米颗粒TiO2
HFC134a
流动沸腾
表面沉积
微细通道纳米制冷剂流动沸腾阻力特性
微细通道
纳米制冷剂
两相摩擦压降
表面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制冷剂在水平光管内沸腾换热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CNTs/R141b 沸腾换热系数 水平光滑管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3
页数 分类号 TB61+1
字数 36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0.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颖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129 803 16.0 21.0
2 史保新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27 168 8.0 12.0
3 谭凯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6 37 3.0 6.0
4 林成祥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0)
二级引证文献  (1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NTs/R141b
沸腾换热系数
水平光滑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7-7162
44-1428/T
16开
广东省广州市东风东路729号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6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9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