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总结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发病特征及临床特征,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MM的疗效及不同类型与不同临床特征的MM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月128例MM患者的发病和临床特征以及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并对不同治疗方案、不同类型间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MM患者发病的中位年龄为59岁,临床上以不明原因的骨痛、贫血、感染和球蛋白增高为主要表现.128例患者中行方案一(马法兰、强的松/地塞米松、反应停)的总有效率为53.3%(32/60);方案二(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马法兰、强的松、卡氮芥、阿霉素)为44.4%(8/18);方案三(长春新碱、阿霉素/表阿霉素/且旨质体阿霉素、地塞米松)为68.5%(24/35),方案四(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反应停)的总有效率为86.6%(13/15).方案一和方案二间、方案三和方案四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三、方案四的疗效均优于方案一和方案二(P<0.05).IgG型总有效率为63.2%(48/76),lgA型为60.9%(14/23),kappa轻链型为42.8%(6/14),lammda轻链型为46.2%(6/13).IgG型和IgA型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gG型、IgA型的疗效均优于kappa轻链型和lammda型(P<0.05).不同类型及使用不同方案的患者,其中位生存期及3年和5年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患者发病高峰年龄介于40~70岁,骨痛和贫血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长春新碱、阿霉素/表阿霉素/脂质体阿霉素、地塞米松以及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反应停方案总体疗效相当,但后者完全缓解率高于前者.
推荐文章
多发性骨髓瘤肾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
肾脏损害
相关因素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进展
多发性骨髓瘤
蛋白酶体抑制剂
免疫调节剂
免疫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多发性骨髓瘤伴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
高淀粉酶血症
胰腺炎
巨淀粉酶血症
骨质破坏
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像学进展及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
X线
CT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来源期刊 华西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特征 化疗 疗效分析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9-102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5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娟 14 28 3.0 4.0
2 徐才刚 19 11 2.0 3.0
3 周美玉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1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特征
化疗
疗效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西医学
月刊
1002-0179
51-1356/R
大16开
四川成都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62-7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053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16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