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是通过测量岩样内氮核的横向弛像时间(T2)的大小及其分布,实现在现场及时准确地获取储层物性参数的一项技术.该技术的特点是对岩屑样品的分析独具特色,测量结果不受样品颗粒大小的影响,分析快速,一次分析可提供多项参数,且分析结果准确.研究证实,核磁T2分布与由毛管压力曲线得到的孔喉半径分布在反映岩石的孔隙结构方面具有一致性.弥补了岩心毛管压力曲线数据的不足,为核磁共振技术进行孔隙结构的定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通过寻找T2几何平均值与孔隙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适合东营北带储层岩石孔隙结构评价的定量关系式,从而实现了利用核磁共振录井资料对岩石孔隙结构进行定量和快速评价.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测试层核磁物性资料,建立了东营北带储层核磁录井评价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技术在储层快速评价、油气水层综合解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油田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核磁共振测井在砂砾岩稠油油藏评价中的应用
稠油
核磁共振测井
含氢指数
孔隙度
渗透率
储层评价
核磁共振测井与核磁共振录井对比分析
核磁共振
测井
录井
孔隙度
渗透率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在海上的应用
海上钻探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
物性分析
孔渗饱资料
储层伤害的矿场评价新手段--核磁共振测井
核磁共振测井
束缚水饱和度
毛细管压力地层伤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运用核磁共振录井技术评价砂砾岩体储层
来源期刊 断块油气田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核磁共振录井 孔隙结构 T2分布 储层评价 东营北带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7-520
页数 分类号 P631
字数 294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少春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59 569 11.0 21.0
2 王东亮 2 7 2.0 2.0
3 孟祥梅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1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6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3)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磁共振录井
孔隙结构
T2分布
储层评价
东营北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断块油气田
双月刊
1005-8907
41-1219/TE
大16开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157号
36-351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99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