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解毒括血滋阴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IL-10的影响.将65例SLE患者随机分为2组:西医组(32例)采用强的松、甲氨蝶呤、羟氯喹治疗;中西医结合组(33例)采用解毒活血滋阴方联合强的松、甲氨蝶呤、羟氯喹治疗,均治疗3个月.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Blys、IL-10的含量.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血清BIys、IL-10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且中西医结合组Blys、IL-10的改善更加明显(P<0.05,P<0.01).同时,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均能明显降低SLE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活动指数(SLEDAI)积分(P<0.01),且中西医结合组SLEDA1积分的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解毒活血滋阴方能明显降低SLE患者血清Blys、IL-10的含量,这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推荐文章
妊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
妊娠管理
治疗进展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
红斑狼疮,系统性
妊娠
胎儿发育
滋阴降火法对阴虚内热证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细胞因子IL-10、IL-18的影响
滋阴降火法
阴虚内热证
系统性红斑狼疮
IL-10
IL-18
IL-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PBMC B细胞刺激因子表达中的作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IL-10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解毒活血滋阴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Blys、IL-10的影响
来源期刊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解毒活血滋阴方 系统性红斑狼疮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IL-10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0
页数 分类号 R552
字数 24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5132.2010.06.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显章 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学院 32 153 7.0 11.0
2 卞华 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学院 63 265 9.0 14.0
3 陈志国 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学院 13 87 5.0 9.0
4 吕芹 14 76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7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解毒活血滋阴方
系统性红斑狼疮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IL-10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4-5132
41-1404/Z
大16开
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80号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3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9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