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X油藏是变质岩裂缝性潜山油藏,岩性复杂,含油幅度高,受裂缝发育影响,储层非均质性强,可借鉴的经验少,为保持高产稳产,采用合理的人工能量补充方式,迫切需要研究注气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该文用网状缝制造技术对天然岩心造缝后在模拟地层温度108.5 ℃、地层压力34.47 MPa下,开展了纵向顶部气驱、底部水驱和水平衰竭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纵向顶部气驱油效率最高,驱油效率为73.88%;水平衰竭驱替次之,为56.01%;纵向底部水驱油效率最低,为54.65%,说明该油藏比较适合顶部伴生气驱或干气驱.
推荐文章
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前景分析
注气
低渗透油气藏
开采
采收率
研究
自然电位测井评价海拉尔油田变质岩潜山油藏裂缝性储层
测井评价
变质岩
潜山油藏
裂缝
自然电位
海拉尔油田
兴隆台潜山带变质岩油藏采收率计算方法
变质岩潜山
采收率
巨厚块状
新增探明储量
兴隆台潜山带
裂缝性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进展
裂缝性油气藏
提高采收率
注气
混相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变质岩裂缝性潜山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实验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变质岩 长岩心实验 注气提高采收率 裂缝性潜山油藏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9-512
页数 分类号 TE341
字数 29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112.2010.05.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平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18 3099 28.0 46.0
2 杜建芬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60 759 13.0 25.0
3 李家燕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 16 2.0 2.0
4 杨素云 1 1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1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69)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变质岩
长岩心实验
注气提高采收率
裂缝性潜山油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实验地质
双月刊
1001-6112
32-1151/TE
大16开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2060号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08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