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原位沉析法制备了聚乳酸纤维/壳聚糖复合棒材,对复合棒材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有机聚乳酸纤维和有机壳聚糖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纤维表面还会因氢键等作用和基体产生物理吸附及一定的分子链缠结,SEM结果表明,纤维与基体间形成了良好的界面作用.复合棒材因聚乳酸纤维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弯曲强度和模量.当添加8%(质量分数)11 mm长的纤维时,复合材料弯曲强度达到108.9 MPa,比壳聚糖提高了54.9%,复合棒材弯曲模量达到4.74 GPa,比壳聚糖提高了170.9%.聚乳酸纤维和壳聚糖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这种复合材料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方面将具有广阔的用途.
推荐文章
仿生壳聚糖棒材表面的生物矿化
壳聚糖
羟基磷灰石
交替沉积
生物矿化
骨折内固定
生物医用材料聚乳酸的合成及其改性研究进展
聚乳酸
合成方法
改性
生物相容性
天然纤维增强聚乳酸基可降解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聚乳酸
复合材料
天然纤维
力学性能
可生物降解
阻燃香蕉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聚乳酸
香蕉纤维
制备
复合材料
表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医用聚乳酸纤维增强壳聚糖棒材
来源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壳聚糖棒材 聚乳酸纤维 增强 骨钉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96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36
字数 261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炎明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73 807 16.0 25.0
2 申丙星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4 17 2.0 4.0
3 胡晓兰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26 197 9.0 13.0
4 谢鹏辉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2 6 1.0 2.0
5 林勤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28 113 7.0 9.0
6 王雯皓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2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9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壳聚糖棒材
聚乳酸纤维
增强
骨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38-0479
35-1070/N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囊萤楼218-221室
34-8
193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4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51714
相关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Fujian Province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fjinfo.gov.cn/fz/zrjj.htm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