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后世医家将<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所论之郁统称为五郁,且多重视对"木郁达之"等五郁治则的阐释和运用,却忽视了对五郁相关内容的整体把握.笔者通过对原文的深入研读,认为运气七篇对五郁的论治已初成体系.即初起郁之微时,"安其运气"以预防."折其郁气"以治疗,"资其化源"为治中之防.且五郁之时各有不同,郁极乃发,出现先兆,而后有物候、气候变化,人应之而有病候.
推荐文章
浅析《黄帝内经》运气七篇中的辨证论治思想
《黄帝内经》
运气学说
辨证论治
六淫
疫气
运气之郁
论运气"七篇大论"与《素问》的关系
《黄帝内经素问》
@王冰
@七篇大论
中医药学文献/历史资料
模因论视角下《黄帝内经·素问》隐喻翻译研究
模因论
隐喻
《黄帝内经》英译本
《黄帝内经》运气理论形成时代探讨及意义
五运六气
形成时代
理论意义
中医基础理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五郁探微
来源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黄帝内经素问 运气七篇 五郁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2-334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桂娟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94 295 11.0 14.0
2 李清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帝内经素问
运气七篇
五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杂志
月刊
1673-1727
11-5334/R
大16开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18-9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01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40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