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 脑水肿是脑卒中患者面临的主要威胁.许多研究关注丙泊酚的神经保护作用,多着重于其减少梗死面积而非降低脑水肿方面.大脑经受各种神经损伤后,在维持脑内水环境稳定方面水通道蛋白-4(AQP4)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探讨了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丙泊酚预处理对脑水肿的作用,并评估了AQP4所起的作用.方法 为了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我们用涂抹硅胶的单丝尼龙线阻塞大脑中动脉起始处,90分钟后拔线.处理组(n=32)在阻塞前30分钟持续泵注丙泊酚0.1ml·kg-1·min-1,对照组(n=32)及假手术组(n=28)在相同时间以同样的速率泵注脂肪乳.用2,3,5-氯化三苯四唑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在湿-干重比率判断脑水肿程度的基础上,免疫组织化学法及蛋白印迹法检测AQP4表达.结果 湿-干重比率在对照组(n=6)为86.89%±0.71%,丙泊酚组(n=6)降至72.42%±0.74%,平均下降16%.免疫组织化学法半定量分析显示,丙泊酚组(n=7)缺血边缘区的AQP4过度表达较对照组(n=7)显著降低,分别为1.28±0.03和1.40±0.05,P<0.05.蛋白印迹定量同样显示丙泊酚组(n=4)较对照组(n=4)下降:分别为20.85%±4.18%和31.67%±3.23%,P<0.05.然而,梗死体积及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在丙泊酚组和对照组间并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丙泊酚预处理能够减轻大鼠缺血后脑水肿程度,可能的机制是降低了缺血边缘区AQP4的过度表达.
推荐文章
丙泊酚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长时程保护作用
二异丙酚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脑梗死
大鼠,Sprague-Dawley
肢体反复短暂缺血预处理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肢体缺血预处理
脑缺血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三磷酸腺苷
电针通过抑制AQP4表达减轻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水肿损伤及星形胶质细胞激活
脑缺血
再灌注
电针
脑水肿
水孔蛋白质类
星形细胞
大鼠,sprague-dawley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丙泊酚预处理减轻大鼠短暂性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水肿及AQP4的过度表达
来源期刊 麻醉与镇痛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7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麻醉与镇痛
双月刊
1673-3134
11-5377/R
北京市东单三条9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