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科学进展       
摘要:
按照泥沙优化配置评价指标应满足的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代表性、定量性和可比性等筛选原则,初步构建了黄河泥沙配置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针对黄河泥沙空间优化配置的技术子目标和经济子目标,筛选了河道平滩流量、"二级悬河"高差、人海排沙比、水库拦沙投入、人工(机械)放淤投入和排沙人海投入等6个主要评价指标,提出了各个评价指标和综合评价函数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黄河泥沙配置方案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12个黄河泥沙空间优化配置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建议了较优的配置方案.方案中各种配置方式平均配置沙量比例分别为:水库拦沙量41.0%、河口造陆沙量18.0%、深海输沙量17.8%、引水引沙量10.4%、人工(机械)放淤沙量6.9%、主河槽冲淤沙量3.8%、洪水淤滩沙量2.1%.
推荐文章
黄河干流泥沙优化配置模型及应用
黄河
泥沙
优化配置模型
水沙调控能力
黄河干流骨干水库综合利用调度模型研究
黄河干流
骨干水库
综合利用
模拟模型
黄河干流泥沙配置合理性分析
泥沙配置
淤积灾害
黄河干流
黄河干流泥沙空间分布研究
人类活动
水库调度
引水引沙
空间分布
泥沙分布
黄河干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干流泥沙优化配置综合评价方法
来源期刊 水科学进展 学科
关键词 黄河泥沙 优化配置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配置方案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5-592
页数 分类号 S157.2|TV212.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春宏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 132 2425 29.0 42.0
2 陈建国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 49 608 14.0 23.0
3 陈绪坚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 28 508 14.0 2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36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75)
二级引证文献  (9)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河泥沙
优化配置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配置方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科学进展
双月刊
1001-6791
32-1309/P
大16开
199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97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