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er,DCT)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及正常对照人群眼脉动振幅(ocular pulse amplitude,OPA)测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NAION和正常对照组各40眼,分别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Goldmann applanation tonometer,GAT)测量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DCT测量IOP及OPA值,并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中央角膜曲率(corneal curvature,CCV)以及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以了解这些指标对OPA值的影响.结果 DCT测得IOP值为(17.57±2.85)mmHg(1 kPa=7.5 mmHg),GAT测得IOP值为(16.00±2.78)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GAT测得IOP值与CCT、CCV均呈正相关,DCT测得IOP值与CCT、CCV均无相关性.NAION组与正常时照组的OPA平均值分别为(2.28±0.59)mmHg、(3.01±0.64)mmHg.NAION组左右眼配对比较,其中双眼发病者左右眼OP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0);单眼发病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2).正常对照组左右眼OPA值配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1).总体OPA值与DCT测得IOP值呈正相关(r=0.236).正常对照组和NMON组的OPA值与DCT测得IOP值均呈正相关(r=0.119、0.349),但NAION组关联性更强.总OPA值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呈正相关,与年龄无相关性.结论 OCT测量结果与CAT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受CCT、CCV等干扰因素影响较少,测量结果更为可靠;NAION崽者和正常人的OPA值存在差异,提示眼内存在血流动力学差异;正常人和NAION患者的OPA值与DCT测得IOP值分别呈正相关,这可能揭示了NAION的潜在发病原因,对于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推荐文章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眼压与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关系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眼压
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巨细胞性动脉炎
激素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动态轮廓眼压计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动态轮廓眼压计 压平眼压计 眼压测量法 眼脉动振幅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74.6
字数 513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钟勇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眼科 12 38 4.0 6.0
2 董方田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眼科 8 13 2.0 3.0
3 王韧琰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眼科 3 16 2.0 3.0
4 施维 片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态轮廓眼压计
压平眼压计
眼压测量法
眼脉动振幅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