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生隐球菌(Cn)是临床上重要的病原真菌,树突细胞(DC)则是最重要的抗原呈递细胞.作为宿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联系枢纽,DC对于识别病原、呈递抗原、诱导宿主免疫应答十分重要.许多研究证明,DC可通过细胞表面的多种受体有效识别新生隐球菌抗原(CnAg),诱导宿主产生有效的细胞免疫应答.DC本身也有一定的杀菌能力,但DC的不同亚群以及成熟状态对宿主的免疫防御功能有重要影响.另外,隐球菌除具有甘露糖蛋白等主要免疫显性抗原外,还有多种抑制机体保护性免疫应答的毒性因子.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两者之间复杂机制的研究进行概述.
推荐文章
病原治疗前脑脊液隐球菌负荷量在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转归中的意义
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球菌负荷量
脑脊液
临床转归
新生隐球菌荚膜研究现状
新生隐球菌
荚膜
现状
新生隐球菌病研究进展
隐球菌病
新生隐球菌
防治
艾滋病并发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20例临床分析
艾滋病
脑膜炎,隐球菌性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诊断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树突细胞与新生隐球菌
来源期刊 微生物与感染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生隐球菌 树突细胞 免疫应答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6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
字数 47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184.2010.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万清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皮肤科 176 920 16.0 22.0
2 方伟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皮肤科 7 21 3.0 4.0
3 徐瑞宏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皮肤科 2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生隐球菌
树突细胞
免疫应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生物与感染
双月刊
1673-6184
31-1966/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
4-341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3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41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