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抗战文学为昆仑关战役留下了真实而生动的写照,其中有真切的战场纪实,也有军人的直抒胸臆和作家的诗性华章;但文学表现相对于战役重要性而言尚有欠缺,究其原因,主要有:文化动员能力不足,桂南会战的整体评价与昆仑关大捷的矛盾,政治局势的变化及作家的书斋惰性。
推荐文章
论满族作家关沫南的“曲笔抗战”
关沫南
抗战表达
东北沦陷区文学
生长态势
韧性精神
抗战时期现代文学发展的三个新趋向
抗战时期
现代文学
新趋向
新文艺传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战文学与昆仑关战役
来源期刊 抗战文化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抗战文学 昆仑关战役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5-279
页数 15页 分类号 I206.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弓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75 458 10.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战文学
昆仑关战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抗战文化研究
年刊
16开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4
总下载数(次)
33869
总被引数(次)
3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