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依托古遗址保护工程,开展了软土电化学桩加固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电化学铁质胶结特性和成桩效应,并通过检测对其加固效果以及长期水稳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金属电极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电解、水解、氧化、脱水等一系列反应后,土体中胶结物含量明显提高,并在电极处形成直径为8 cm~10 cm的圆柱形胶结桩体,离电极10 cm~30 cm的土体强度较加固前显著提高,表明胶结桩体与桩间土已形成桩~土复合地基,地基承载能力和变形模量较加固前提高一倍左右,且胶结桩体具有很好的水稳性和耐酸碱性.
推荐文章
跨湖桥独木舟遗址区地下水渗流场模拟研究
独木舟遗址
环境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模型
常水头边界
模拟方案
管状EKG电化学注浆软基加固试验研究
电化学注浆
管状EKG
注浆浓度
二次加固
崩岗土体电化学加固对抗剪特性的影响
电化学加固
崩岗
电渗法
抗剪强度
排水速率
浙江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发掘中的一些地学问题研究
跨湖桥遗址
高分辨率对比
气候旋回
沉积环境
古生态环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萧山跨湖桥独木舟遗址区的电化学桩加固试验
来源期刊 土工基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电化学桩 软土加固 现场试验 胶结物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工程实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3
页数 分类号 TU473
字数 26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152.2010.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善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108 2858 29.0 49.0
2 余飞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59 941 17.0 29.0
3 王小刚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9 127 5.0 9.0
4 程昌炳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10 157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化学桩
软土加固
现场试验
胶结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工基础
双月刊
1004-3152
42-1151/TU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3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0584
论文1v1指导